找到相关内容366篇,用时9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最初的根本佛法

    的便是这个宇宙人生的道理──缘起法。   “缘起”是佛教的根本教理,也是佛教异于其他宗教、哲学、思想的最大特性。《楞严经疏》说“圣教自浅至深,说一切法,不出因缘二字。”佛经上说“一切法因缘”,就是指缘起。但是,缘起并不是佛陀所创造或制定的,而是宇宙人生本质的、必然的、普遍的理则,佛陀只是发现了这个自然的法则而证悟成佛,然后将这个证悟的道理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诸法,都是“因”“缘”所起,主要而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569191.html
  • 陈泉州信、解、愿(1)

    ,众生在六道轮回不息,如在苦海中漂流,无法出离。而推动六道轮回的是十二因缘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、老、死。这十二因缘的根本是无明,无明产生了贪、嗔、痴等烦恼。于是他想要想跳出...大一些。饿鬼道的众生是胎生的,他每胎能几百个小鬼出来。他们的寿命不定,有的可以活长达多少万年。饿鬼中也分有威德的和X威德的有威德鬼很富足,民间信仰所祭祀的鬼神,就多是这类大威德鬼;无威德的饿鬼,就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669442.html
  • 佛道与佛戒关系的浅说

    因缘住,住因缘灭。又如心、心数法、不相应行、及身业、口业。以道种智具足一切智。以一切智,具足一切种智。以一切种智,断烦恼及习。亦如是。慧文禅师以此文修心观《论》中三智实在一心中得。且果既一心中得,因,岂前后而获。故此观成、证得一心三智,双亡双照,即人‘初住无生忍位’。又因读龙树菩萨《中论·四谛品》‘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名中道义’。恍然大悟,顿了诸法无非因缘所。而此因缘,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0669585.html
  • 比较宗教学(2)

    纵然有乐,乐的终了,依然是苦。大致上分有八种苦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蕴炽盛(身心的烦恼)。集谛是苦的原因,造作生死之业,成为未来生死的原因,即是集起现在的因,将受未来的苦;现在所受...的取着心。  (一○)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善恶之业,便有了未来受生受死的果报之因。  (一一)即是由今生的业,感受到来生的五蕴之身。  (一二)老死来生既有五蕴之身,必将老病而死亡。  以这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769631.html
  • 《中论》解脱思想之论证逻辑

    ,故无,无灭可灭,所以非非灭为中道,而而灭为假名。中观承认缘起法是即即灭的─是也是灭,因此,相对性与内在的矛盾性,为缘起法的根本性质。12印顺法师进一步说  如非灭,灭是灭非,这近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与矛盾律;不许而可灭,灭而即的,即是排中律。这种含有根本错误的认识及其方法论,西洋的形式逻辑如此,印度的五分作法以及三支论法都如此,都不过是庸俗的浅见。若依中观的论理说是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3570786.html
  • 救国、宗教抑哲学?──梁启超早年的佛学观及其转折(1891--1912)

    苦」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蕴盛苦,对于一名未经生死的年轻人,或在承平时代日久,享尽物质丰盈生活的人来说,大半会被讥为杞人之说,无稽之谈;但是对于有生离死别、病苦痛患,历练过动荡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一、前言研究回顾暨主题提出  对于梁启超(1873─1929)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介于新旧...

    王俊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970836.html
  • 罗锦堂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1)

    有无量门,如世间道,有  难有易。陆道步行则苦,水道乘船则乐,菩萨道亦如是,或有  勤行精进,或有以信方便易行。」  页111  而返。  至洛下,遇三藏菩提流支,(注5)鸾问曰「佛法中颇有长  ... 太子」。又按「阿阇世」之意,是「未生怨」,是说在他未之前  ,父子之间,就有了怨恨。由此取名,便可了解经文之大意了。(注  6)  自从阿阇世太子,听了提婆达多的这一些谎言后,便信以为真,  就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870855.html
  • 论佛法与禅净

    祈再劳明教!  答曰非真有三个心,乃心体之妄作用耳,吾人因不明  心地,故随妄作用以升沈生灭,而本性常寂常知也。当妄作  用生起时,此心体未尝也,当其灭时,此心体亦未尝灭也  ,故知生灭乃心之作用...谈空说有,对症下药  ,始能恰到好处。余尝闻弘空宗者,反复变化其文字,聆听  者多谓饱学之士,今细按之,仅是一套玄理耳,考其所言,  皆形容解释万法之所以,而不悟其所以然者,如云而不  非不,灭而...

    果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070882.html
  • 中观之诸法实相

    相知性的又一义。此如『智论』卷三十一说「有为 性三相、住、灭。无为性亦三相、不住、不灭」。关于无为法性,从 本性寂灭说,相与性即现相与空性。如『智论』卷五十一说「诸佛观色相毕竟 [P158...了得客观的法性。名言──名句文、心识,有指向对象、显 了对象的作用。他们以为凡是所知的,皆是有的,如不是有的,即不能成为所 知的。佛说六识必由根、境为缘而,无境即不能成为认识。如萨婆多部说过 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5.html
  •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

      答曰“佛土”者,百亿日月、百亿须弥山、百亿四天王等诸天,是名“三千大千世界”,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名为一“佛土”,佛于此中施作佛事。   佛常昼三时、夜三时,以佛眼遍观众谁可种...佛”,“其土甚严饰,殊彼诸天宫,功德甚深厚”(T26.43)等等,大抵是依《无量寿经》而说。   又,前引《大智度论》卷九十二说“有佛国土,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,所谓无无灭、无起无作等。众生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3879035.html